咨询电话

17861215696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植物生理检测仪  >  植物表型成像系统  >  IN-PhenoSync植物表型成像分析仪

植物表型成像分析仪

简要描述:植物表型成像分析仪仪器控制:仪器外部装有10寸控制面板,用户可通过电脑对控制面板进行操作,也可以查看箱体内部温度与湿度,控制箱体内部的光照强度、箱门的开关与外侧运行灯光的开启等;镜头操作:根据拍摄植物大小,用户可以通过软件控制将镜头抬高或者降低、机身升高或者下落,以寻找合适的拍摄位置;

  • 产品型号:IN-PhenoSync
  • 更新时间:2025-10-25
  • 访  问  量:29

详细介绍

植物表型成像分析仪集成了成像、传感与自动化技术的综合体,正在改变我们观察、理解和培育植物的方式。在传统的植物研究中,科研人员需要手持卷尺、叶面积仪等工具,在田间或温室中逐株测量。这种工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容易因人为因素引入误差。更重要的是,它难以捕捉植物在短时间内发生的细微变化。

而现代表型测量仪则通过高度自动化的流程,解决了这一难题。系统按照设定的时间表,自动对目标植株群进行重复扫描。无论是清晨的露水未干,还是正午的阳光炽烈,它都能保持一致的测量标准,确保数据的客观性与可比性。这种“无人值守"的监测模式,让科研人员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于数据分析与科学假设的验证上。

表型测量仪的“感官"远比人类丰富。除了可见光相机记录植物的形态与颜色外,多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探测到人眼不可见的光谱信息。这些信息如同植物的“光谱指纹",蕴含着其生理状态的丰富线索。例如,特定波段的光反射率变化可以反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水分状况或潜在的病害迹象。热成像传感器则能绘制出植株表面的温度图谱,帮助识别因气孔关闭导致的水分胁迫区域。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回波,能够精确构建植株的三维点云模型,计算出植株高度、冠层体积、生物量等复杂参数。

在实际的科研项目中,表型测量仪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在一项评估不同小麦品种抗旱性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表型平台对数百个品系进行了为期数周的连续监测。系统每天记录各品系的生长速率、冠层覆盖度、叶片温度等指标。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某些品种在干旱初期即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减缓和叶片温度升高,而另一些品种则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正常生理活动。这些关键的表型差异,为后续的基因定位和分子育种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表型测量仪的部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开放的田间环境中,光照条件的剧烈变化、天气的不确定性以及设备的维护问题,都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工程师们不断优化设备的硬件设计,采用更坚固的材料、更智能的校准算法和更高效的能源系统。同时,数据管理也成为一大课题。一次大规模的表型扫描可能产生数TB的原始数据,如何高效地存储、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成为科研团队必须面对的挑战。云计算平台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

展望未来,植物表型测量仪将继续向着更智能、更集成、更便携的方向发展。未来的系统或许能实现更深层次的自主决策,根据植物的实时状态动态调整监测策略。同时,小型化、低成本的表型设备有望进入更多普通农场和研究机构,推动表型技术的普及化。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表型测量仪将在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可持续农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农业科技不可少的核心力量。

植物表型成像分析仪仪器概述

植物表型成像系统是主要用于对植物表型进行测量与分析的设备。系统分别在顶部、侧上方以及侧下方设置了可见光成像单元,根据底部旋转台设备的转动进而获取植物表型信息。系统使用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三维成像技术,以多视角结合的方式动态生成植物的三维模型,并且可以根据模型计算植物的株宽、株高、骨架、ASM、SSIM等形态、颜色、纹理参数。适用于分析禾本科、茄科、十字花科、豆科等植物,主要用于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植物保护等领域。

植物表型成像仪测量参数:

形态参数:正株宽、侧株宽、株高、宽高比、紧实度、偏心率、圆度、矩形度、矩形长宽比、分形维数、总骨架长度、平均波段长度、端点数、分叉点数、分枝级数、分枝角度、顶视投影面积、侧视投影面积、投影面积比、顶视凸包周长、侧视凸包周长、凸包周长比;

颜色参数:(分顶视与侧视)R、G、B、L、a、b(Lab参数默认使用D65光源,2°观察者视角)、H、S、V、gray;

纹理参数:Contrast(对比度)、Correlation(相关性)、Entropy(熵值)、ASM(角二阶矩值)、Second Moment(二阶矩值)、Third Moment(三阶矩值)、Fourth Monment(四阶矩值)、Homogeneity(同质性)、Dissimilarity(相似性)、Variance(灰度方差)、Sum Variance(和方差值)、Sum Average(和平均值)、Difference Variance(全局差分方差值)、SSIM(结构相似度指数)

共56个参数。

植物表型成像分析系统测量精度:

植物高度:300-1000mm

植物宽度:100-500mm

植物鲜重:100-75000g

植物表型成像测量仪仪器功能:

1、图像自适应:在选择测量大植物后,系统会自动评测植物大小,并根据测量结果自动拍摄图像;在超大植物情况时,系统会自动拼接处理图片;

2、温感与湿感:仪器中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反馈仪器内部环境情况;

3、仪器控制:仪器外部装有10寸控制面板,用户可通过电脑对控制面板进行操作,也可以查看箱体内部温度与湿度,控制箱体内部的光照强度、箱门的开关与外侧运行灯光的开启等;

4、镜头操作:根据拍摄植物大小,用户可以通过软件控制将镜头抬高或者降低、机身升高或者下落,以寻找最合适的拍摄位置;

5、相机分辨率:系统光学成像单元最高支持1200万像素,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辨率;

6、模型操作:通过鼠标可以对3D模型缩放、旋转以及移动;

7、上传云端:绑定设备编号后可以将分析后的植物表型数据传输至云端,并支持随时查看云端数据;

8、对焦与变焦:系统支持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对焦方式可在软件设置界面中修改;同时系统也支持光学变焦,用户可以手动调整镜头至合适位置,一般建议将侧视两个镜头中的物体调整到相似大小即可;

9、数据:测量记录界面能够实现分析结果汇总,双击分析记录能够展示结果详情,也可以删除任意分析结果;

10、3D成像:在视频切分4帧以及4060Ti显卡前提下,成像需要20-30分钟,帧数越少时间越少,帧数越多时间越多(注意:最终成像速度与电脑性能成正相关,电脑性能越高,成像速度越快);

11、导出:可以对每条分析结果执行导出操作,也可以将所有分析结果导出,支持用户手动导出3D模型展示视频;

12、修改:可以在软件设置界面修改分析结果导出路径、模型存储路径以及视频保存路径;

13、语言:支持软件界面的中英文一键切换;

14、软件提供测试电脑最大分辨率的关联子程序;

15、称重:植物放置到转盘后自动称重并将结果同步显示至软件界面;

16、安全规范:仪器根据设计规范已安装各种探测开关、传感器以及限位器,防止用户误操作或者越程问题;

17、电脑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NVIDIA显卡(zui低8G显存)、运行内存不低于8GB、zui低i5 CPU处理器

在探索植物生命奥秘的征途中,科学家们始终在追求一种既能把握整体又能洞察细节的观察方式。传统的测量方法,如尺子量高、叶面积仪测面积,虽简单直接,却难以捕捉动态变化和空间异质性。而显微镜下的观察,虽能揭示细胞层面的结构,却无法反映整株植物的生长态势。

这套系统的设计往往体现了高度的工程智慧。为了适应不同尺寸和类型的植物,成像平台通常具备灵活的可调节性。无论是几厘米高的拟南芥幼苗,还是数米高的玉米植株,系统都能通过调整相机高度、焦距和视野范围,确保目标植物被完整、清晰地纳入画面。光源系统的设计尤为考究。除了提供标准的白光照明以获取真实的色彩信息外,还集成了多种单色LED光源。这些光源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在特定波长下激发植物组织的响应。例如,使用红光和蓝光组合模拟太阳光谱,或用特定波长的光诱导荧光,确保每一次成像都基于一致且可重复的光照条件。

成像过程本身是一个高度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流程。系统按照预设的时间表,例如每6小时或每天一次,自动启动。植物被平稳地移动到成像位置,相机在不同角度和波段下依次拍摄。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保证了数据采集的时间规律性和操作一致性。这种长期、连续的监测能力,是理解植物生长发育动态的关键。生长并非匀速进行,它受昼夜节律、环境变化和内在生理周期的影响而波动。通过成像仪获取的序列图像,科研人员可以绘制出精确的生长曲线,分析生长速率的昼夜变化,甚至发现某些突变体在特定时间段的生长异常。

在数据呈现方面,表型成像分析仪超越了简单的“拍照"。它生成的是一个融合了空间、光谱和时间维度的复杂数据立方体。对于一盆植物,它不仅记录了它今天的样子,还能与昨天、前天的图像进行精确配准和比较,计算出叶片的伸长量、新叶的出现时间以及株高的日增量。通过伪彩色技术,它能将不可见的生理信息可视化。例如,将叶温数据映射为热力图,高温区域显示为红色,低温为蓝色,从而直观展示蒸腾作用的强弱分布。将光合效率数据用不同颜色标注在叶片图像上,就能立即识别出光合作用的“热点"和“冷点"。

这种多维数据的整合,使得复杂的植物-环境互作关系变得清晰可辨。在一项研究植物对光照强度响应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可以同时观察到:在高光下,植株整体更矮壮,叶片更厚(形态学变化);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光系统受到轻微抑制(生理学变化);而热成像则表明叶片表面温度更高,蒸腾作用加剧(热力学变化)。这些来自不同成像模态的信息相互印证,共同描绘出一幅完整的植物响应图景,远非单一指标所能比拟。

更为重要的是,植物表型成像仪所生成的数据具有较强的可追溯性和可共享性。每一幅图像、每一个数据点都带有精确的时间戳和实验条件标签。这不仅保证了研究的可重复性,也便于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数据比对与合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这些图像数据正在成为训练植物识别、生长预测和胁迫诊断模型的宝贵资源。它不再仅仅是一台成像设备,更是一个连接植物表型与基因型、连接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的智能枢纽,持续推动着植物科学向更精准、更系统、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产品咨询

留言框

  • 产品:

  • 您的单位: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常用邮箱:

  • 省份:

  • 详细地址:

  • 补充说明:

  • 验证码:

    请输入计算结果(填写阿拉伯数字),如:三加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