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小麦智能测量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技术,正逐渐成为塑造现代化农业景观的核心力量,带领着整个行业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首先,小麦智能测量系统极大地丰富了农业景观的表现形式。传统的农业景象通常是大片整齐划一的田地,而有了智能测量系统的加持后,我们看到了更多样化的种植模式。例如,基于系统提供的精准数据分析,农民可以实施轮作休耕制度,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顺序,使得田野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这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也为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该系统加强了农业生产的可追溯性。食品安全是公众较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而实现食品的全程可追溯则是保障安全的有效途径。小麦智能测量系统通过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详细记录了每一批次小麦从种子选育到最后加工成商品的全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迅速定位源头,采取相应措施,较大限度地减少危害范围。
此外,它还推动了农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各类院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新一代的专业人才。小麦智能测量系统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的农业场景,学习优良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小麦智能测量系统为国际间的农业合作搭建了桥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通过共享小麦智能测量系统的技术成果,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攻克难题。例如,某些发达国家拥有优良的农业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而发展中国家则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一、小麦亩穗数分析系统产品简介
小麦智能测量系统集成图像识别与深度学习技术,为作物研究提供多维度数据支持。该系统包含四大核心模块:
1)亩穗数测量仪通过多点多维分析,精准测算亩穗数、理论产量及千粒重,助力品种筛选与基因研究;
2)株高测量仪依据不同生长期标准(幼苗期/拔节期/灌浆期等),智能区分伪茎高度、真茎高度及植株全长;
3)夹角茎粗测量仪适配小麦、水稻等多作物,快速获取茎秆形态参数;
4)麦穗形态测定仪依托手机视觉技术,通过AI图像矫正算法一键获取穗长、小穗数等关键指标。全系统实现田间快速取样、批量分析及数据互联,为育种优化、产量预测和功能基因解析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二、小麦亩穗数分析系统应用范围
1、小麦亩穗数检测合适时期: 小麦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前期的小麦。
2、麦穗形态测量的时期:室内考种时期。
3、小麦夹角测量时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
4、千粒重测量时期: 室内考种时期。
5、小麦株高测量时期: 各个生育时期。
三、小麦表型分析系统技术参数
1. 小麦亩穗数
(1) 测量范围:1000mm*1000mm*(610——1120)mm
1000mm*1000mm*(1010——1920)mm
(2) 测量误差:≤±3%
2. 麦穗形态
(1) 测量范围:5——25cm
(2) 测量误差:穗长误差:±1%
小穗数误差:≤3个
3. 小麦夹角
(1) 测量范围:0-180°
(2) 测量误差:±1°
4. 作物茎粗
(1) 测量范围:0-8cm
(2) 测量误差:±1mm
5. 千粒重
(1) 测量范围:0-300g
(2) 测量误差:±2%
6. 株高
(1) 测量范围:5-260cm
(2) 测量误差:±1mm
四、小麦亩穗数测量仪功能简介
1. 小麦亩穗数
(1) 简介
小麦亩穗数测量主要用于快速、准确地测量单位面积内的小麦穗数。该设备结合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与高分辨率摄像系统,通过对实地拍摄的小麦图像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并计数麦穗数量,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与准确性。
本设备适用于田间调查、育种选育、产量预估等多种应用场景,为小麦的品种筛选、小麦产量预测、产量基因定位和功能解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显著减少人工计数带来的误差与劳动强度。用户只需在田间选定样方区域,拍摄图像后即可自动获得亩穗数估算结果,是农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有力工具。
(2) 技术参数
1、标定杆范围:1000mm*1000*(610——1120)mm
1000mm*1000*(610——1920)mm
2、标定杆可上下伸缩调节高度
3、图像分辨率:4000*3000
4、摄像头:5000万像素+1200万像素双摄
5、测量误差:≤±3%
6、千粒重误差±2%,修正后可达*。
(3) 小麦智能测量系统功能特点
1. 使用AI模型增强识别精确度
2.可同时检测和批量分析60张照片的亩穗数量(≤60张)
3. 数据分析与管理 - 用户可以通过设备查看分析结果,并将图片和数据以Excel格式导出。
4. 云服务支持 - 在wifi/4G网络连接状态下,自动上传数据到云端,便于远程管理和分析。
5. 中英文切换-内置中英文双语显示,一键切换
(4) 适用范围
1、麦穗检测合适时期:小麦灌浆期至成熟前期的小麦
2、千粒重可测量小麦种子的数量和千粒重
2. 麦穗形态
(1) 简介
麦穗形态测量对小麦等作物麦穗的形态特征进行快速、精准测量与分析。该设备融合了高清成像、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自动提取麦穗的长度、穗粒数关键形态参数。适用于田间现场测量或实验室高通量筛选任务。仪器支持测量结果上传至数据平台、导出Excel,有效提高了形态测量效率与数据的客观性、可重复性。
麦穗形态测量仪为作物表型研究、品种选育及产量性状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是农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2) 技术参数
1、外形尺寸: 500*400*25mm
2、背板尺寸: 500*400*5mm
3、底板材料: 黑色双面细磨砂亚克力
4、测量范围: 5——25cm
5、测量误差: ±1%
6、图像分辨率: 4000*3000
(3) 小麦亩穗数测量分析系统功能特点
1. 使用AI模型增强识别精确度
2. 超轻便手持式设计: 方便室内和室外测量使用;
3. 大屏幕彩色手触摸屏: 安卓系统,5000万像素+1200万像素双摄;
4. 多穗同时测量:麦形态测量仪一次可以测量10个麦穗长度。
5. 测量速度快:拍照3秒即出结果,可先拍照后批量处理;
6. 比例尺自动标定:对倾斜拍照的图片可自动进行图片矫正,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7. 适应性广:无需做遮光处理。
8. 自动调节白平衡:不受天气、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9. 存储容量大:256G存储数据,可看历史记录等。
10. 数据查看多样化:拍照分析后即可滑动查看结果,也可在历史记录中查看数据报表,可将图片和数据以Excel格式导出
11. 自动生成数据列表:测量时间,图片,GPS位置信息,穗长等信息,节约数据整理时间。
12. 云服务支持 - 在wifi/4G网络连接状态下,自动上传数据到云端,便于远程管理和分析。
13. 中英文切换-内置中英文双语显示,一键切换
3. 小麦夹角茎粗
(1) 简介
小麦夹角茎粗测量主要用于高效采集小麦植株的关键表型特征,包括叶片与茎秆之间的夹角(叶角)和茎秆粗细等指标。该设备融合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识别算法与便携式硬件平台,能够在田间环境下快速、精准地完成测量任务。
通过对小麦植株进行图像采集,系统可自动分析植株结构,提取叶片夹角、茎粗直径等关键数据,实现非接触、无损伤、高通量的表型测量。测量结果可实时展示,并支持导出分析,便于后续数据统计与品种对比。
(2) 技术参数
1、支撑材料:不锈钢
2、支架材料:黑色塑料
3、背景材质:铝合金
4、测量范围:作物夹角:0——180°;作物茎粗:0——8cm
5、测量误差:作物夹角±1°;作物茎粗:±1mm
(3) 功能特点
1. 超轻便手持式设计,方便田间和室内测量使用;
2. 大屏幕彩色手触摸屏,安卓系统,5000万像素+1200万像素双摄;
3. 测量速度快,拍照3秒即出结果,可先拍照后批量处理;
4. 手机和作物之间可以进行自由距离设置,适合多种植物的测量,适应性强;
5. 压板和转轴柄一体式连接,方便固定作物茎部,减少风吹草动对作物角度拍摄的影响;
6. 环境适应性广,无需做遮光处理,可以在离体或活体情况下测量作物夹角和茎粗数据;
7. 自动调节白平衡,不受天气、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8. 存储容量大:256G存储数据,可看历史记录等。
9. 数据查看多样化:拍照分析后即可查看测量结果,可在历史记录中查看数据报表,可将图片和数据以Excel格式导出;
10. 自动生成数据列表:测量时间,图片,作物夹角、作物茎粗等信息,节约数据整理时间;
11. 作物夹角适用的作物:水稻、小麦、油菜;作物茎粗对各种作物的茎粗都能测量。
12. 云服务支持 - 在wifi/4G网络连接状态下,自动上传数据到云端,便于远程管理和分析。
13. 中英文切换-内置中英文双语显示,一键切换
4. 株高
(1) 简介
小麦株高测量仪是专为农业领域设计的一种便携式、快速响应的农作物高度测量工具。采用内置光学测距技术,并通过内置算法进行现场分析,能够实时获取高度数据。
在小麦不同时期测量株高的标准不同。小麦株高一般是指植株基部至主茎顶部即主茎生长点之间的距离。
(2) 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5-260cm
2、测量精度:1mm
3、测量方式:光学测距
4、外壳材质:铝合金
5、软件系统:Android
6、工作时间:连续工作能力超过10小时
(3) 小麦表型分析系统功能特点
1. 新测量技术 - 采用内置的光学测距技术代替了传统的拍照式方法,光线系统为密闭式,无光线泄露,减少了环境因素影响,确保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准确地进行即时测量。
2. 适用范围广-可同时适用各种高、矮作物的测量,无需更换设备,一机多用
3. 便捷操作性 - 设备为一体化设计,无需组装,便于携带并直接使用于田间作
4. 智能组件集成 - 包含测量杆、智能手机以及专用应用程序(APP),支持通过云端或手机端查看和管理数据。
5. 灵活性强 - 手机可以固定或者手持操作,测量过程中可在距离测量杆最远10米范围内自由移动,方便捕捉整个植株的图像。
6. 提高准确性 - 测量杆配备有水平仪及稳固支架,保证了测量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7. 大容量存储 - 内置128GB存储空间,能够同时保存测量日期、作物种类、测量结果、地理位置、作物照片及备注信息。
8. 数据分析与管理 - 用户可以通过设备查看分析结果,并将图片和数据以Excel格式导出。
9. 云服务支持 - 在wifi/4G网络连接状态下,自动上传数据到云端,便于远程管理和分析。
10. 广泛应用性 - zui低测量高度0.05米,最大测量高度2.6米,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农作物株高测量需求。
11. 中英文切换-内置中英文双语显示,一键切换。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如何确保粮食安全成为了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小麦智能测量系统作为一项前沿科技成果,正在成为连接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纽带,为应对上述挑战提供了创新思路。
首先,小麦智能测量系统有助于构建更加透明的农产品供应链。在这个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信息都可以被准确记录下来,包括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情况、灌溉次数乃至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查询到所购买小麦制品的全部生产历程,增加了信任度的同时也促进了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其次,该系统加速了农业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过程。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详尽数据开展深入研究,探索适合不同气候条件下较优的小麦栽培方法。同时,农民也可以依据新的研究成果迅速调整自己的种植策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双向互动机制极大促进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此外,小麦智能测量系统为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活力。除了直接用于小麦种植外,该系统还可以扩展应用到其他作物甚至畜牧业上,帮助农户开拓新的收入来源。例如,一些小型农场主可能会发现自家的土地特别适合种植某种特色作物,通过采用优良的测量技术来优化种植方案,进而打造出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吸引更多的市场关注。
最后,它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民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和技术支持,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小麦智能测量系统集成了丰富的信息服务功能,不仅能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价格动态,还能为他们提供新的农业政策解读,指导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正确的决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产品咨询